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2-08 责任编辑:升达官网郭玉格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信工学院 白鑫)

一.改革思路

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内涵包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方式等。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逐步推行,推进指定新工科背景下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的改革,确定以OBE理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并将以学生为中心和面向产出的教学实践落到实处已成为当前实际教学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工科本质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教育工作者角色的转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最终需要通过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修订和课程教学实践中具体实行并落到实处。

目前,以OBE为核心思想来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目标并改进教学设计和完善评价方法已经成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OBE理念强调课程的设计者要能够回答“学生需要学什么, 如何帮助、评价和确保学生取得既定的学习成果”这个核心的问题, 一切的课程教学活动均需要围绕解决该问题展开。

本项目的总体思路即为充分利用地方院校机制灵活、管理结构扁平化的特点,通过积极沟通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多学科、多部门合作完成项目从调研、论证、撰写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等工作。

(1)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广泛调研省内外相关用人单位、兄弟院校,了解用人企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关兄弟院校、通过工程认证院校的经验。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在学院内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开展了调研、沟通、协调工作,提出改革方案,优化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能力矩阵、构建关联性课程体系架构、强化实践教学模块、科学推进课程群建设、形成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2)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需要从专业培养计划和毕业要求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的出发点和内容。首先,合理制定课程体系最为关键的是由“教师想教什么”到“学生培养成才需要学什么”的观念转变。其次,课程体系应该使用纵向分解的方式以便于更好地评估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完成程度。由传统的课程体系横向分解的方式转换为纵向分解是基于OBE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步骤。横向分解即将课程教学目标按照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基本概念到系统设计与应用分层递进式的描述。

图2 行业需求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3)新的教学体系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建立公平、统一的教学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构建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授课环节改革以一下主线进行:将部分涉及基础操作、理论的内容提前,增加各门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学习难度由浅入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体系、懂理论、重实践,使教师和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都认同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

(4)新的评价方法

以往的教学评价不足之处在于评价方式单一、考核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关联性不明确或相关度较低,以及持续改进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持续改进机制包括教学过程的可追溯性及定期教学分析与改进两个方面。在对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进行矩阵分解后,具体到每门课的每一个单元与知识点,即可更为明确地将各个考核环节与具体课程目标进行关联,从而更为方便地考查各个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

.改革举措

在我校在人事、教务、财务等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项目组拟采用以下举措进行项目的研究工作: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实际状况,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建立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与质量标准相关文件制度。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常态化执行,构建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教学过程监测系统,采取督导组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一系列监督反馈机制,形成及时反馈、及时修正的闭环保障体系。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构建与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自由组合课程群,设置平台课,加大选修课比例,以新技术、新理论融合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模块,构建传统工科“新结构”,实行启发式、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以“大实践观”为引领,以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践项目为载体,开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

(3)依托学院专业实验以科研促教学、注重创新能力与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

积极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依托学院专业实验平台,进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5S(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完善)”的教育服务供给个性化培养理念,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ACM/蓝桥杯软件大赛等,使教育服务有选择性、适应个性需求发展。

(4)积极开展产教学相融合

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或是引企入校弥补校内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充分采纳本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特邀请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鹏教授参与本项目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同时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承担一些实习实训或选修课的教学任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在这些实际课题中,通过实际课题来锻炼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科研成果学校、企业、学生共享,构建多方共赢的机制。

三.改革创新

(1)引入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和学校总体的办学定位,引入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目标设定反推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优化、调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面向地方经济重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OBE理念的培养模式,重构出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围绕培养目标反向提出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凝练教学团队,为准确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掌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从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构建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OBE理念的培养模式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优化现有教学团队与教学资源进行结构,构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课程体系。

(4)新工科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以OBE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丰富教学评价方式、考核方式,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关联性。持续改进特色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通过有机结合工程教育理念和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转变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培养出面向地方经济、以OBE理念为指导的直接与服务社会需求对接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