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04 责任编辑:升达官网郭玉格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发展的思考

根据学校特色发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安排,我们学院先后组织了特色发展大讨论集体学习活动和学前教研室开展的两次特色发展集体研讨活动。通过学习研讨活动,对我们学院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发展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就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创新融合和毕业生就业等问题汇报如下。

1、关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经过了一个本科四年教育周期的发展,已经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定的育人模式,以利于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根据学院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经验,我认为在今后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育教学中,可以对“理论引导、实训强技、岗位契合”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以便形成我们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育人模式。“理论引导”,即首先要做好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理论课堂教学,保证本科教学的理论厚度,奠定学生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基础,具备发展潜能;“实训强技”,即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基地的各种功能,训练和强化学生从事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技巧,并达到满足幼儿教师教学需要的一定技能标准,并做到人人随手能用;岗位契合,即加强校园合作,建设实践基地,通过专业见习、专业调研、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运用到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去,满足幼儿教师岗位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在这三者的关系中,理论是基础,技能是关键,岗位是条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创新融合问题

学科融合,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就我院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融合而言,我认为首先以“教育+艺术”模式为基本形式,比较符合我院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发展的实际。学前教育,教育是基础,学前是本位,必须保证学前教育这个根本。但艺术教育也是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且更符合以游戏为主发展幼儿天性的客观规律需要。因此,坚持教育本位,突出艺术特色,不仅是学前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也是以艺术教育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但就目前我院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制约“教育+艺术”融合的主要问题是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比较匮乏。就眼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现在虽有艺术学院的师资可以使用,但他们是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是他们的强项,但对于培养学前教育的师资而言,他们缺乏的不仅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还包括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创新融合“教育+艺术”的特色发展,选聘和培养符合学前教育教学需要的幼儿艺术教育师资是当务之急。

3、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在今年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排行榜中,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这其中既有社会客观因素,也有学生主观原因。现在的幼儿园以民办为主,公办幼儿园占比不足10%,且目前并无实施义务教育的迹象。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对象主要是民办幼儿园,但一般的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师资流动性较大,缺乏提升空间,且多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对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生没有吸引力。就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及幼儿缺乏认知和感情基础,并没有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学前教育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就是证明。其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眼高手低,他们既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也没有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却对就业条件和工作环境充满着诸多要求。还有的学生就没有从事学前教育的愿望和需求,而是以此为阶梯准备考研深造,或考取公务员,或从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据此,我们要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感教育,培养热爱学前、热爱幼儿,立志幼教的幼儿教师;同时,我们也要尽力地为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考研、考证、考公务员,进教育集团和其它教育公司就业的需要服务,去努力开拓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多维空间。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又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是特色发展的重要选择。特色是学校立校之本,也是专业发展之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发展和专业定位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对于办学质量和专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式发展才能使专业保有活力。

(文法学院 杨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