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教学机制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3 责任编辑:升达官网郭玉格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我校既是受惠者,又是推动者,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学校长远的发展,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里止步不前,而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着重发展学校特色和优势,把学校建成一座特色鲜明的标杆型现代化高等学府。既如此,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规划,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机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结”不解开,整治的手脚就难以伸展,发展的局面就难以打开。随着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理念的不断推进,学校应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前沿教育理念,破除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进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留人才;坚持教学模式创新,突破“填鸭式”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增加师生与外界交流互动频次,做到“见贤思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自由的教育管理模式。

需求导向,服务社会发展。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为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因此,任何学校的办学宗旨决不能偏离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不能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专业调整与改革,提升学科专业服务社会的契合度。我校虽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受到了机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但地处郑州边郊,与一流院校尚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我们要必须认清的事实。近年来,我校对部分传统优势专业,如金融学、会计学、英语等进行转型升级,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金融工程、税收学、酒店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显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应有的调整。然而,这还不够。还应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的调节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市场供求比例,招生计划向社会需求多,竞争力强的学科专业倾斜。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引导学校对设置雷同、就业连续不达标专业,及时调减或停止招生。比如,我校停招了采购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需求弱或新专业覆盖的本科专业,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加适应地方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大学教育不是墨守成规的、封闭的而是现代化的、开放的,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学生即将进入职业生涯前的助推器。学校教育应直面社会生产服务一线,然而如何打通校企合作“双向车道”,推动学校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形成共同体呢?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学校多形式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加快推进“教师+培训师”机制改革,引教入企、引企入教,选拔专职教师赴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同时,积极引进企业高技能专家人才、工匠、劳模到学校任职任教,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共享师资、和谐双赢的局面;其二,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学校建立“某某企业专班”或在优质企业挂牌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实现学校理论教育引领,企业实践实训培育,双向教学、双向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考量我校发展实际,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专业设置,破除“千人一面”的课程模式,融合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将成为我校在众多高校中“异军突起”的重要保障。

资源共享,建设智能校园。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是融社会化、个性化、现代化为一体的,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模式日益成为评估一座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引领推动下,学校应统筹建设智能校园服务,完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的运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建立数字化共享教育机制,面向师生全体,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鼓励和带动学生参与智能化校园建设,推动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高效联动、服务及时的校园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中外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打开学校大门,勇敢地走出去,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用国际视野审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关注国际教育改革动态,学习教育前沿理念,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国际教育研讨会,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莅校讲学授课,加强互动交流;优化出国留学生服务,实施留学生交流学习计划,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学以致用,融入升达日常管理工作,形成特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持续开展,这样才能增强学校在国际教育教学理论探究方面的话语权,快速提升国际化视野水平,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当然,也不能一味追求国际化,失去自身特性。文化的交流追求多元形态,或者说各自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形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色鲜明才能在国际平台上独树一帜,赢得更多的欣羡和青睐。

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诚然,我校未来发展之路也是特色发展之路,既要立足本校实际,又要开拓创新,接纳新思想,引进新理念,服务社会,着眼全球。升达的未来,也是我校全体师生的未来。我们相信,再看远一点,想多一点,勇敢一点,执着一点,奇迹就会发生。 


(融媒体中心 罗春磊/文)